查看原文
其他

十三朝古都聚首齐话妇女保健,落实“健康中国”共谱华章 ——第十五届全国妇女保健学术会议盛大开幕

中国妇产科网 妇产科网 2023-05-19

中国妇产科网

公众号ID:china-obgyn

关注

“修竹挼蓝,梅山耸翠,小小佳处长安。”近年来,医学技术领域取得长足的发展,妇女保健新进展、新成果、新挑战和发展策略不断推陈出新。为了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推动妇女保健学科发展、学术交流以及相关新知识、新技能在保健和临床中的转化和应用,2019年8月10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协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妇女保健学术会议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宾馆内盛大召开。本次大会邀请到了全国妇女保健、妇产科及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就国内外妇女保健新进展、前沿问题、实用技术等进行了专题讲座和深度解读。中国妇产科网作为本次大会的媒体支持,将带您一览现场盛况!


开幕式


由大会主席、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主任委员王临虹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为大会开幕式致辞

王临虹教授

 

中华预防医学会张伶俐副秘书长为大会开幕式致辞

张伶俐副秘书长

 

陕西省卫健委妇幼处温春梅处长为大会开幕式致辞

温春梅处长


专家讲座

宋莉副司长:中国妇幼健康事业进展与展望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宋莉副司长与大家分享了关于“中国妇幼健康事业进展与展望”的专题讲座。近年来,我国妇幼健康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妇幼健康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不断完善、妇幼健康相关重大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同时,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也不断健全,相关法规逐步完善,妇幼健康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但是,我国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妇女儿童健康问题解决不充分等问题和挑战。关于下一步我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策略方面,宋副司长指出,需要在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指导下做好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现人民共建共享。宋副司长还提到,新时期妇幼健康发展应当以强化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妇幼健康管理,提供优质的妇幼健康服务;切实保障母婴安全,减少出生缺陷;大力推进妇女儿童疾病防治公共卫生服务;着力提升生殖健康水平,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为重点任务。

 

Navchaa Suren女士:满足中国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需求:核心议题与应对措施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副代表Navchaa Suren女士为大家带来了题为“满足中国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需求:核心议题与应对措施”的专题讲座。联合国人口基金是专注于性与生殖健康的联合国下设机构,致力于实现每一次怀孕都合乎意愿,每一次分娩都平安无恙,每一个年轻人的潜能都充分发挥,关注性与生殖的健康和权利、青少年发展、人口动态以及人权与性别平等等话题。讲座中,Navchaa Suren女士就人口红利、童婚、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群体当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以及青春期妊娠等多个全球核心议题与大家进行了探讨。Navchaa Suren女士还就联合国人口基金针对上述问题所采取的建立综合性教育体系、促进提供对青少年友好的服务以及提高青少年的领导力与参与度等应对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钱序教授:基于生命历程观的妇女保健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钱序教授与大家分享了题为“基于生命历程观的妇女保健”的专题讲座。钱序教授首先就生命历程相关概念为大家做了简单介绍、随后就为什么要基于生命历程观开展妇女保健、国内妇女保健现状、妇幼保健需求趋势、妇女保健未来研究方向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谈到对基于生命历程管的妇女保健的实施方面的问题,钱教授建议提供纵向的、针对妇女一生的整合式服务,培育女性的健康素养,更好的理解服务对象既往生育相关经历,从纵向和横向来整合不同的服务部门,形成以妇女个体为基础的、覆盖全生命跨度和跨代链接的健康信息系统。讲座最后,钱序教授还就基于生命历程观的妇女保健政策制定的原则与大家进行了交流,钱序教授认为应当对有性别差异的健康问题作出反应,注重生命历程转折期的预防性健康服务,关注不同阶段和特征的妇女健康服务的平等和公平,此外还应以证据为基础,考虑策略上的一致性和渐进性。

 

赵更力教授:新时期妇女常见病防治的思考

北京大学妇儿保健中心赵更力教授就“新时期妇女常见病防治的思考”主题与大家进行了讨论。赵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妇女常见病相关政策和“妇女常见病”的定义,并针对青春期/青年生殖健康问题、生殖道感染、宫颈癌和乳腺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不孕症、更年期、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女性常见疾病一一进行了分析和讲解。赵教授指出,新时期妇女常见病防治内涵是指根据新时期妇女健康问题重新考虑和确定妇女常见病的种类和涵盖范围,不仅要对发生在女性生殖器官或乳腺的常见和重点疾病(两癌)采取预防控制和治疗的措施,更应该关注心理、营养、行为和慢性病的预防和保健。为了更好的完成妇女常见病的防治工作,不仅要确定妇女常见病防控的目标和评价指标,加强人群管理,促进多部门合作,还应当重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推进疾病筛查与早诊早治,学习和参照各项规范、指南和专家共识,同时推广新技术,开展多学科合作。

 

赖建强教授:营养在全生命周期女性健康中的作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赖建强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关于“营养在全生命周期女性健康中的作用”的精彩讲座。赖建强教授首先就营养学学科理论体系、“营养的平衡”、全生命周期营养的作用、整个生命过程的营养问题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就营养缺乏与出生缺陷的关系以及孕期和哺乳期两个特殊生理阶段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和探讨。随后,赖教授重点介绍了“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该行动要求适时开展孕前和孕产期营养评价与膳食指导,实施妇幼人群营养干预计划,同时要求提高母乳喂养率,培养科学喂养行为,提高婴幼儿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推动产业健康发展。讲座最后,赖教授还分别从个人、政府、学界和产业界各个角度对女性营养与健康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王临虹教授:子宫颈癌一级防控及HPV疫苗临床研究与真实世界数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临虹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子宫颈癌一级防控HPV疫苗临床研究与真实世界数据”的精彩讲座。在中国15-44岁女性中,子宫颈癌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三位,有研究显示:中国女性HPV感染率按年龄呈“双峰分布”,第一个高峰在“17-24岁”,第二个高峰在“40-44岁”。接种HPV疫苗是子宫颈癌防控的一级预防手段,并且得到了ASCO、WHO、FIGO、ACIP在内等多个权威机构推荐。随后,王教授还指出,预防HPV感染和干预HPV感染后疾病进程是HPV感染防治的关键,澳大利亚和美国均有真实数据证明了HPV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成年女性来讲,无论是否发生性行为,都可以接种HPV疫苗,且无需在接种前检测是否存在HPV感染,小于45岁的女性,及时定期筛查,仍有必要接种HPV疫苗保护自己;同时,有性生活的女性,无论是否接种过疫苗,都需要定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梁娟教授:中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及现状分析

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梁娟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中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及现状分析”的专题讲座。讲座伊始,梁教授指出,孕产妇死亡率是反映国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并针对怎样进行获得准确的孕产妇死亡率以及全国妇幼卫生监测信息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孕产妇死亡监测的核心任务是确定孕产妇死亡病例,获得孕产妇死亡率,通过孕产妇死亡评审,确定死因和影响因素,此外,还应通过分析信息,提供干预决策依据,应用于行动和评估。随后,梁教授还就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孕产妇死亡公平性、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目标、我国孕产妇死因的变化情况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讲座最后,梁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在过去20年里,不仅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且省级与区县级水平以及不同民族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也大幅度下降。中国城乡和不同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差距在不断缩小,更重要的是省间和区县间的不公平现象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中国的孕产妇死亡率仍然存在着区域差异,尤其是区县之间的差异不容忽视,我们今后的干预应重点集中在死亡率高的地区,并且随着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的干预策略和重点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化。


熊庆教授:孕产期保健服务模式

四川预防医学会熊庆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孕产期保健服务模式”的精彩讲座。讲座伊始,熊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孕产保健分为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指孕前咨询、孕期保健、健康教育、正常住院分娩;二级预防指高危孕产妇筛查及处理;三级预防病理产科处理,产科相关的并发症处理等。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需要从多处着手,从诊疗质量和服务体验、孕产妇权益保障、后勤支撑以及费用和疗效评价多方面努力。从预约挂号、接诊、待诊、检查、分娩、手术等多方面改善孕产期保健服务体验,从有形的层面到无形的层面全方面进行更优质的服务,争取把每个环节都做到“5W1H”,这样,我们才能持续改进孕产期保健的服务质量,从而不断的提高孕产妇保健质量。

 

李芬教授:围孕期病毒感染评估与出生缺陷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芬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关于“围孕期病毒感染评估与出生缺陷”的专题讲座。病毒、原虫和细菌是引起宫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李教授分别就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围孕期易感染病毒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巨细胞病毒是疱疹病毒科中的一种DNA大病毒,是目前公认的宫内感染最常见的病毒,存在于血、咽喉、阴道分泌物、精液以及乳汁中,传播方式主要有接触传播与性传播,原发性CMV感染引起畸形儿的发病率最高。随后,李教授还就CMV流行病学情况、孕前孕期CMV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评估、孕前筛查结果的处理、胎儿CMV感染的宫内诊断、孕妇和新生儿感染CMV的风险度以及巨细胞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等分别进行了重点详细的讲解。此外,李芬教授还分别对风疹病毒、弓形虫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妊娠期流感等造成宫内感染的原因、对胎儿的危害、孕前筛查结果的诊断和处理、临床治疗与处理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讲解,并参考多个指南和规范提出了临床治疗及用药建议。

 

贾光教授: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对生育健康的影响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贾光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对生育健康的影响”的精彩讲座。贾光教授主要从环境暴露与健康、空气污染及治理、空气污染流行病学研究的贡献、空气污染与生育健康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几方面展开本次讲座,并对环境与生育健康研究历程及干预,我国空气污染水平的监测、空气质量指数、发达国家空气质量治理历程、空气污染人群健康研究与标准制定等问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随后,贾光教授就本次讲座的主题——空气污染与生育健康与大家进行了重点探讨。贾教授指出,空气污染对不孕不育、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等均有影响。大气污染人群健康效应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关键问题:流行病研究设计、观察人群选择以及暴露评估模型的选择。

 

沈嵘教授:产后保健学科发展思考与实践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沈嵘教授围绕“产后保健学科发展思考与实践”这一主题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专业知识讲座。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是针对生命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若干优先领域,强化干预,实现从青春期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女性健康。产后保健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后尿失禁、产后盆腔器官脱垂、产后抑郁症、孕期和产后体重滞留等。目前我国产后保健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但是产后保健服务提供尚不健全,利用不足,产后保健服务规范缺乏标准型,针对性不足,同时,产后保健门诊服务也亟需规范。产后保健的业务管理范围主要包括产后保健门诊、母乳喂养、产后心理保健、产后营养与体重管理、产后避孕指导、产后盆底康复、产后整体康复、产后合并症/并发症以及产后慢性病管理等,产后保健学科发展需以健康为中心,临床与保健相结合,从健康管理、风险管理以及疾病管理等方面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讲座最后,沈嵘教授还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为例,对产后保健学科发展建设所做的探索和工作经验进行了分享。

 

林元教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MHT的探讨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林元教授与大家分享了题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MHT的探讨”的专题讲座。妇科恶性肿瘤面临着年轻化趋势——存活率明显提高,生育和生存需求显著增加的问题,其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但是以上治疗方式均可能造成患者人工绝经,因此合理应用MHT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值得强调的是,肿瘤医生能够在手术后或辅助放化疗期间正确判断哪些症状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引起并能给予及时处理非常重要。随后,林元教授分别就MHT对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的影响和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影响问题与大家进行了探讨,并就MHT的应用禁忌证以及人工绝经MHT个体化方案选择进行了交流。讲座最后,林元教授还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许多妇科恶性肿瘤幸存者在治疗后已可获得长期生存,但同时也面临由治疗带来的人工绝经等诸多问题。MHT可改善雌激素缺乏相关症状,但对于部分肿瘤病理分型的患者,可能增加潜在的肿瘤复发风险。妇瘤幸存者MHT临床决策前需根据不同肿瘤病理类型,并根据患者意愿和实际情况给予治疗,此外还需要注意用药前评估和用药后密切随访,根据不同患者制定不同药物、不同用药剂量、时间及途径等个体化方案。


段学宁教授:乳腺保健及相关问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段学宁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乳腺保健及相关问题”的专业知识讲座。女性乳腺疾病主要包括良性疾病和恶性疾病,良性疾病主要有乳腺纤维瘤、乳腺炎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瘤,恶性疾病主要有导管原位癌以及乳腺癌。段学宁教授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澄清了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等常见乳腺疾病与乳腺癌的关系。关于是否需要对孤立性乳房疼痛做干预的问题,段教授表示,孤立性乳房疼痛恶性疾病检出率低,与无症状女性乳腺癌检出率相当,对此类人群无需特殊关注。乳腺癌的暴露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基因突变)、家庭因素(家族史)、个人生活方式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美国癌症协会推荐通过运动和饮食降低罹患癌症的几率。讲座最后,段教授也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更好的环境改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


董燕教授: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诊断宫颈癌筛查新技术试点项目概述及应用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试点项目办公室董燕教授与大家分享了题为“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诊断宫颈癌筛查新技术试点项目概述及应用研究”的专题讲座。董燕教授首先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项目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试点项目初衷和背景做了简单介绍。子宫颈癌筛查的原则是利益最大化以及危害最小化,发达国家曾用巴氏的细胞涂片方法将宫颈癌的发病率降低了约70%,死亡率降低了90%。传统的宫颈癌筛查主要依靠细胞病理学医生的人工筛查,但是在大规模的宫颈癌筛查中,由于工作量大,视力疲劳等因素,漏诊误诊难以避免;人工智能细胞检测新技术可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运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扫描检测宫颈细胞癌变前期细胞核DNA倍体的异常变化,并通过云平台细胞形态的大数据分析,早期发现宫颈异常细胞,减少人为误差。此外,实践证明,该方法作为筛查手段对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高于宫颈细胞学人工阅片检查,特别是对于中国的基层医院在应对大规模宫颈癌筛查中缺乏合格的细胞病理学医生的现状,是一种非常适宜的检测手段。

 

会议总结


大会主席、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临虹教授进行会议总结

王临虹教授

 

王临虹教授表示,非常感谢莅临本次大会的诸位专家和学者,妇女保健分会在妇幼保健工作中一直不断努力和学习,希望能够将新知识、新领域以及妇幼保健领域最新的进展更好的组织起来,通过大会的形式呈现给大家,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也希望诸位到场的同道们均能有所收获,同时,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更好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至此,今天的学术会议将暂时告一段落,明天,大会将举办四个分会场继续围绕国内外妇女保健学科发展、学术交流以及相关新知识展开,希望大家踊跃参加!最后,还要特别感谢李芬教授的鼎力相助,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和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大力支持,使大会得以顺利进行!

主持人风采


精彩花絮






推荐阅读:

会议报道 | 荷塘玉立藕香漫,盛京盆底高朋满——《2019第八届全国盆底手术规范化培训班》成功召开

微·无创 | NO.28 病例分享 之 子宫腺肌症经皮微波治疗

病例分析室 | NO.21 黏膜下肌瘤致异常子宫出血一例病案分析


欢迎各位医生在评论区踊跃留言!

合作投稿请联系邮箱obgy2000@yapot.com

中国妇产科网客服助手电话:

18931329436/1331148028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